干法脫硫——小蘇打脫硫
一個典型的小蘇打干法脫硫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單元:
-
小蘇打儲存與給料系統:
-
小蘇打原料儲存在儲倉中。
-
通過精確的給料機(如螺旋給料機),將小蘇打粉末按需輸送到研磨系統。
-
-
研磨與噴射系統(最關鍵的部分):
-
研磨:小蘇打原料通常需要通過噴射研磨機進行超細研磨。將其研磨至直徑在20-30微米甚至更細的粉末。增大比表面積是提高反應效率和脫硫率的關鍵。
-
噴射:研磨后的高活性小蘇打粉末通過一套或多套噴射裝置,被均勻地噴入煙氣管道(通常在省煤器之后,除塵器之前的煙道中)。
-
-
反應區:
-
噴射點后方的煙道即為反應區。在這里,小蘇打粉末與煙氣充分混合,并發生上述的熱分解和中和反應。
-
為了保證反應效率,需要確保煙氣在反應區內有足夠的停留時間(通常為1-2秒),并且溫度要控制在140-190°C的最佳窗口。
-
-
副產品收集系統:
-
反應后產生的固態副產品隨煙氣進入下游的除塵器(通常是布袋除塵器)。
-
布袋除塵器不僅收集了脫硫副產品,其濾袋表面形成的粉塵層還能提供額外的反應界面,進一步提高脫硫效率。
-
三、主要特點與優缺點
優點:
-
系統簡單,投資較低:相對于復雜的濕法脫硫系統,干法系統設備少,占地面積小,土建和安裝成本低。
-
無廢水、無白煙:整個過程是干式的,不產生廢水,避免了廢水處理問題和煙囪出口的“白色煙羽”現象。
-
布置靈活,改造方便:特別適合對現有鍋爐或窯爐進行脫硫改造,因為只需在原有煙道中加裝噴射點即可,對原有系統影響小。
-
啟停快速:可以隨生產設備的啟停而快速啟停,沒有濕法系統那樣的預熱和清空過程。
-
副產品為干態,易于處理:收集的副產品是干粉,可用于填埋或作為某些工業生產的原料(如玻璃制造)。
缺點:
-
吸收劑消耗量相對較大:與濕法相比,其化學計量比(實際用量與理論用量的比值)較高,通常需要1.5-2.0甚至更高,這意味著小蘇打的消耗量更大,運行成本受小蘇打價格影響顯著。
-
脫硫效率有一定限制:在常規操作下,脫硫效率通常能達到90%-98%,但對于排放標準極其嚴格的地區,可能不如高效濕法脫硫(>99%)。
-
對操作要求高:噴射量、煙氣溫度、粉末細度、混合均勻度等參數都需要精確控制,否則會影響效率和成本。
-
可能對除塵器造成負擔:噴入的粉末會增加下游除塵器的粉塵負荷,需要除塵器有足夠的處理能力。
小蘇打干法脫硫是一種簡潔、高效、無二次污染的煙氣凈化技術。它完美地利用了小蘇打的化學特性,通過簡單的“研磨-噴射-反應-收集”流程,將氣態污染物轉化為固態副產品。雖然其在吸收劑消耗量和極限脫硫效率上略遜于成熟的濕法技術,但其在投資成本、系統復雜性、無廢水排放和改造靈活性方面的巨大優勢,使其在許多特定應用場景中成為了極具競爭力的首選方案。
新聞資訊
- 2025-10-17 窯爐干法脫硫的主要方式
- 2025-10-16 窯爐的干法脫硫
- 2025-10-15 窯爐SCR脫硝應用的關鍵技術難點與對策
- 2025-10-14 窯爐SCR系統的構成
- 2025-10-13 SCR脫硝的優勢